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
来源:中国教师↘资格网 发布时间:2021-08-16 21:10:00
1.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
关注学生、教师、学校⊙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,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,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,促进其进步,实现自身价值。
2.体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
关注人的发展,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,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。
3.评价内容综合化
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,尤其是创↑新、探究、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,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。
4.评价标准分层化
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ㄨ同需求,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◤的独特性。
5.评价方式多样化
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∞评价方法相结合,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,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。如成长记录袋、学习日记、情景测验、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,追求科学性、实效性和可操作性。
6.评价主体多ζ 元化
从单向转为多向,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,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,建立学生、教师、家长、管理者、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、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,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。
7.关注发展过程
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,使学生、教师、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;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,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。
练习题:
1.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评价标准多元化的是( )。
A.在评价小组协作成果时,既参考最终的作品,也考查小组各成员的参与度和协调情况。
B.给出学生最终成绩时,不只依据测验的成绩,还结合小组协作情况和平时的课堂表现等。
C.在教学单元结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,既有教师参与,也有学生参与互相评价。
D.在评价时,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,如学习态度、创新精神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。
2.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,更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能,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,这要求评价理念和方式的修正∩改进。以下不能体现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的做法是( )。
A.评价功能人本化 B.评价形式多样化
C.评价主体等级化 D.评价¤主体多元化
参考答案及解析
1.【答案】C。解析:评价标准是群体成员以规范来作为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举止、是非善恶的标准。新课改倡导评价标准多元化、评价方式多样化、评价主体※多元化等。A、B、D三项均说明了在评价时应参考多元标准,而不是只关注单一的方面,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。C项体现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。
2.【答案】C。解析: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,新课程倡导的教学▲评价的理念主要体现为:①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,突出评价的▼激励功能,关注学生;②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∞适应;③体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;④评价内容综合化;⑤评价方式多样化;⑥评价主体多元化;⑦关注发展过程。
备考交流群
欢迎关注(教师资格证备考群 )
及时@掌握教师资格考试信息,备考资料即刻领
(责任编辑:旺仔)
推荐课程
随机推荐
- 1 2022上半年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(笔试)报名公告
- 2 2022上半年江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报名公告
- 3 2022上半年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1月14日8:00开始
- 4 2022上半年海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公告
- 5 2022上半年吉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(笔试)公告
- 6 2022上半年贵州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
- 7 2022辽宁教师资格考试各市(区)招考办地址及联系电话
- 8 2022辽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(笔试)科目代码列表
- 9 2022上半年辽宁省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(笔试)报名工作的通知
- 10 2022上半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
